秋葵~保健蔬菜-別名黃秋葵

2011080510:57

秋葵~保健蔬菜_別名:黃秋葵、黃葵、六角豆~防癌、減肥、降血壓、消化、清熱解毒、眼睛、皮膚、便秘、貧血、骨質疏鬆...

 


秋葵是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保健蔬菜..錦葵科 (Malvaceae )秋葵(Abelmoschus) 別名:黃秋葵、黃葵、六角豆..每年3到11月都是它的採收期,5到9月則是主要盛產季。

 

秋葵的外形有稜有角,顏色有淺綠、深綠,橫切面像海星,果實內有種子。新鮮的秋葵表面有絨毛,原產於非洲或熱帶亞洲,早在兩千年前埃及就有栽培記錄,約於一百多年前傳入台灣。

 

秋葵的營養成分很高,由於含特殊黏液,在國內並不普及,仍有待推廣。由於秋葵果實呈長條狀,尾端尖細,頗似女人的纖纖玉指,英國人幫它取了一個頗為浪漫的名字「美人指」。 吃過秋葵的人很難不對它的黏滑汁液留下印象,有人自此不敢領教,也有人深愛它獨特口感。生機飲食成風潮,近年來食用秋葵的人愈來愈多。

 

本草綱目裡就有關於秋葵的記載,但比較屬於食療用的植物。它的黏液裡,除了含了豐富的營養成分外,可以附著在胃黏膜上,保護胃壁,就是俗話說的「顧胃」。至於外傳「吃精補精」,認為秋葵對男性是很好的補品。

 

含有何種營養素...維生素A、B1、B2、B6、C、E、K、葉酸、泛酸、菸鹼酸、鈣、鐵、磷、鉀、鈉、銅、鎂、鋅、硒及胡蘿蔔素、醣類、蛋白質、纖維、果膠...

 

秋葵的根在中醫上有清熱解毒、去膿和疏通血脈的功效,還能治筋骨損傷。秋葵含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,對眼睛、皮膚都有幫助。所含的特殊黏液,可以保護腸胃道;纖維則能幫助消化,預防便秘,防止貧血及骨質疏鬆。

 

秋葵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,富含蛋白質,熱量不高,很適合想減肥的人食用。燙熟後蘸摻有蒜末、辣椒末的醬油食用,可以稍微平衡它的寒涼,但還是不宜吃太多。

 

秋葵黏黏的汁液裡,含有水溶性纖維果膠、半乳聚糖,以及阿拉伯樹膠,這三種成分都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,除了可以降血壓、幫助消化,對預防大腸癌也有幫助。

 

由於黃秋葵富含有鋅和硒等微量元素,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。 加上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和可溶性纖維,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,且能使皮膚美白、細嫩。
不只如此,水溶性膳食纖維吃了會有飽足感,對控制體重也有幫助。至於坊間認為,秋葵可以治胃炎、胃潰瘍,恐怕還需要科學證據才能證實。

 

除了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,秋葵裡的鈣、鎂跟鉀也很多,美國高血壓防治飲食建議指引裡,建議攝取的礦物質組合就是鈣、鎂跟鉀,這些在秋葵裡統統有,含量也不低。

 

以100公克秋葵為例,鈣含量就有80到100毫克,跟等重的鮮奶不相上下。
不同的是,秋葵的草酸含量低,鈣的吸收利用率可達五到六成,比牛奶來得好,對素食人口、發育中的小朋友,或是喝牛奶會拉肚子的人來說,是很好的鈣質來源。

 

國人飲食普遍有鈣攝取不足現象,可以多吃一些秋葵。腎病患燙再吃 ,秋葵跟蔬菜一樣,因為含有較多的鉀,洗腎病患要燙過再食用。 料理時,可把汆燙後的秋葵,捲上培根,再撒點起司粉,用錫箔紙包覆後放進烤箱烘烤,由於秋葵跟起司都富含鈣質,可以增加鈣質的攝取量。

 

秋葵也屬那種高蛋白、高營養、低脂肪、低熱量、無膽固醇的絕對減肥食品,而且又能果腹,當然拿到『通行證』。它黏液裡的果膠還可以減低人體對其它食物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,並幫助機體排除毒素。

 

秋葵加入咖喱和其他調味料一起煮,味道便迴然不同,對秋葵不大習慣的人,不妨一試。秋葵也能生食,洗淨後冷藏能保存幾天,鮮味不減。

 

秋葵是很有營養的一種蔬菜,尤其是裡面的籽和膠液更具有獨特的保健功效,所以最不流失營養的吃法就是整株烹飪...如嫌太大,充其量也只能對半切開、切十字刀或切段,千萬不可切薄片或絲。

 

挑選或儲存方法:

 

1.秋葵越小越嫩,一般在花謝後3-5天採摘.長度為5-10厘米是最好的。
2.捏軟硬:用手輕輕捏捏,感覺不發硬,有點韌度為好。
3.查表面:飽滿鮮豔,脊上有毛的。
4.新鮮的秋葵有一股自然的清香。
5.指甲輕輕一劃,破而有汁的就是最新鮮的。
6.秋葵在較高的溫度下,由於呼吸作用相當快速,使組織快速老化、黃化及腐敗。最好儲存於7℃~10℃的環境中,約有10天的儲存期。
7.挑選或儲存時,都要單個取放,不要擠壓。放冰箱前最好用保鮮袋裝好,並盡量讓它平排躺置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注意事項:
        

1.屬性偏寒涼,脾胃虛寒、容易腹瀉或排軟便的人,最好不要多吃。

2.陰虛體質者不宜過量;腸胃功能較差者,過食可能造成腹瀉,孕期禁食。
3.秋葵極易受到擦傷,擦傷後很快就會變黑。
4.忌用銅、鐵器皿烹飪或盛裝,你會看到秋葵很快地變色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怪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