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兒童肥胖
認識兒童肥胖
《0-18歲健康安全用藥百科》
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 羅福松
根據衛生署於1997年至2002年,針對台灣國民健康變遷所做出的調查指出,6〜12歲的兒童,有15%的孩子有「體重過重」的問題,肥胖比率則高達1成2。
但也許你不覺得兒童、青少年肥胖是各問題,不過你知道嗎?根據研究指出近八成的青春期肥胖未來將發展成為「成人肥胖」,而成人肥胖則容易引發重大慢性疾病,如第二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中風、癌症等等;因此,家長有必要關心孩子的體重,以免孩子的肥胖影響到他未來的健康。
何謂肥胖
目前雖然只有成人的肥胖定義,並無兒童肥胖的定義;但我們還是可以依據身體質量指數(BMI)值,來判斷兒童是否有肥胖的問題,而身體質量指數的算法則=體重(公斤)÷身高(公尺)÷身高(公尺)。
或許你會認為愛吃、貪吃是造成兒童肥胖的主要原因,但目前卻很少有這樣的科學報告根據。根據研究報告指出,大部分肥胖兒童的父母至少有一個是胖的;若父母雙方都是胖子,約有2/3子女將來也會是胖子;根據同卵雙胞胎的研究報告,即便是從小就不生活在一起,也有60〜75%也會是胖子,所以「遺傳」會是肥胖的重要因素。
評估
當肥胖小病人來到門診時,醫師首先會詢問小病人的過去史,如出生史(出生週數、出生體重、出生方式—自然生產、剖腹生產、或真空吸引等)、甚麼時候開始胖、疾病史、開刀史等,以及家族史如父母及祖父母的身高、體重、年齡、疾病史(有否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高尿酸、冠狀動脈或心血管疾病等),然後要作詳細的理學檢查如身高、體重(畫在生長曲線上)、血壓、皮層脂肪厚度、腰臀圍、是否因胖而產生腹部或大腿內側皮紋、黑棘皮症等。
★認識黑棘皮症(Acanthosis nigricans)
黑棘皮症是皮膚變黑變粗的現象,常被家長誤以為是小朋友沒清洗乾淨所致。最常發生的部位在頸項和腋窩,與胰島素阻抗有密切的關係。表示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不好,因此血中的胰島素升高。久之,胰島素漸漸失去其應有的功用,血糖開始上升,就呈現糖尿病的變化。
至於為何要把身高、體重畫在生長曲線上?這是因為單純的胖子,身高在生長曲線上應較高不會太矮,若孩童身高較矮,則醫師、父母就應警覺到孩童是否有內分泌疾病或遺傳疾病引起的肥胖。而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有甲狀腺低能症、腎上腺皮質高能症、生長激素缺乏症、下視丘症侯群、假性副甲狀腺低能症等。而遺傳疾病引起的肥胖,有Prader-Willi症候群(普拉德威利症候群)等疾病。
除此之外,還需要特別注意小病人是否有「睡眠呼吸中止」引起的晚上呼吸困難而白天昏昏沉沉、以及扁桃腺是否肥大所造成。也要注意孩童有無骨生長板滑脫所造成大腿骨或膝蓋痛、膽結石引起的腹痛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引起的月經不規則或停經及多毛雄性化等情形。
常見的抽血檢查項目
肥胖與心血管疾病問題是緊密相連的,在孩童身上當然也不例外,因此,當肥胖兒童來到門診中,醫師會抽血檢查兒童空腹血糖、三酸甘油脂、膽固醇、尿酸、游離胰島素等濃度。倘若肥胖兒童有運動或睡眠呼吸困難,就得進一步轉診至兒童心臟科或胸腔科專科醫師。
治療
一般來說,兩歲以下的兒童是不宜減重的,但家長也不宜讓兒童的體重繼續往上攀升,家長應配合醫師、營養師給予兒童每天足夠的奶量;若兒童還有肚子餓的困擾,可以增加水分的餵食,且避免使用葡萄糖水,因為葡萄糖水還是有熱量的問題。
此外,肥胖兒童在三歲以後越早治療越好、效果越好。雖然肥胖兒童的治療與成人治療相似,分為飲食治療、行為治療、運動治療等三種,但是有幾點卻是不同的。
首先家長要知道治療兒童肥胖最主要的目標是為了「預防兒童以後長大變成真正的胖子」。其次,肥胖兒童處於身體發育階段,若不是極胖,只要維持體重,身體抽高就相對是減肥了,因為不當的減重有時會影響兒童生長。至於成人常見的減肥藥如羅氏纖、phentermine、fenfluramine等或手術治療,目前醫界並不主張用於肥胖兒童,因為藥物及手術對兒童而言多少都有副作用產生。
飲食治療:家長應給孩童低熱量且均衡的飲食,不過最好能夠與營養師、醫師配合找到最適合孩童的菜單,必要時可以給予營養素的補充,避免營養缺失的問題。
★正確進食技巧
1. 先喝開水500cc(或喝青菜湯)
2. 青菜
3. 吃飯
4. 吃肉(肉類應盡量用水煮、滷、烤等方式烹煮,避免糖醋、炸等)
每次吃飯時,每口食物都需咀嚼20下之後才能吞下去;且應避免邊看電視邊吃東西的壞習慣,應養成在餐桌上吃東西的習慣。至於水果的選擇也要小心,除了小番茄、大番茄外可以不受限,其餘的都需嚴格限制。
運動治療:運動可以增加能量的消耗,促進身體脂肪流失,因此肥胖兒童除了飲食控制外,運動治療更是不能少。家長應該養成兒童每週運動3〜5天的習慣,且每次運動時間最少30分鐘,運動的項目選擇,應選擇使用大肌肉的有氧運動,如慢跑、散步、游泳、騎腳踏車、溜冰等,最好能夠運動到流汗為止。
行為治療:行為治療雖然是件麻煩的事,且不容易看到成效,但是長期下來卻能增加長期減重及預防體重增加的成功率。行為治療又以「飲食日記」最為重要,家長應協助孩童記錄每天體重、進食的項目、份量、活動…等;如此方能讓孩童知道自己吃了什麼,並藉由觀察進食內容,讓孩童知道哪些食物可以代換,以增加食物的選擇性,如此方能達到長期減重的效果。
預防兒童肥胖
基本上兒童肥胖是可以預防的,身為家長的你一定要以身作則,如教導孩童何謂健康飲食,盡可能協助孩童排除外在的食物誘惑,若兒童達到預定的任何目標應該給予有形的獎勵或口頭勉勵,但是千萬不要以食物當酬勞。
此外,肥胖兒童減重與成人減重相同,都是一件不簡單且長期的奮鬥;因此,家長在孩童幼小時就該養成兒童正確的飲食技巧等,來預防兒童肥胖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