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莫貪快

2010051823:42

~修行莫貪快~


 

 

你想很快成功,就是一種貪心,有貪心就障礙智慧靈感與自性光明。

宣化上人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開示

修道人無論用什麼功,念佛、念咒、學教、持律、參禪,都不要貪求快。你想很快成功,就是一種貪心,有了貪心就障礙智慧靈感與自性光明。自性光明是沒有貪心,靈感智慧也無貪心。貪心就好像一面鏡子上,積了塵土。所以這一點,用功的人要切記明白,不貪多、不貪便宜。

沒有貪心就能放下,得自在解脫。得自在,才能開大智慧,大開圓解。各位要深深明白,「勿欲速,欲速則不達。」好像你想到紐約,不坐飛機、火車,而只想以兩腳跑步,和飛機、汽車比賽,看誰到得快,結果呢?你會累死也到不了目的地。

修行要自然用功,不要貪有沒有功效,或者有什麼好結果,什麼也不想,只是往前用功,並且天天要改過。我們用功的人念地藏王菩薩,不要想對我有什麼好處?你應為整個世界來念菩薩名號,令世界沒有災難,所以一切都不為自己著想。

在座各位要特別注意:修行不要像抽鴉片煙的人過癮,過了又犯癮。修行沒有貪心才是正念現前,才是真正用功,所以正念是最要緊,一點便宜也不能貪。「今天修道,明天成佛,一鍬就想挖成井」,沒有這種道理,修行是:「鐵杵磨繡針,功到自然成。」

 

有貪心無成就--宣化上人開示

   修道人,好像眼睛那樣的清淨,不能容納一粒沙子。如果眼中有沙子,一定不舒服,總想法子把它拿掉。否則,身心不安寧。修道也是這樣的情形。這粒沙子是什 麼?就是「貪心」。有了貪心,事事起變化。本來是清淨,有了貪心的念頭,便起了化學作用,將清淨的水變成穢水,不能利人,反而害己。

   修道人,有一分誠心,便有一分成就和感應;若有十分誠心,便有十分成就和感應。有了成就,有了感應的時候,就不要執著,不需要放在心頭上,應無所住,把 它忘掉。我們修道的主要目的為了生脫死,不是為求感應而修道。切記!不可有所企圖而修道,為求成就,為求感應,那是大錯特錯。這一點,大家要弄清楚。你專 一其心來修道,功夫到了爐火純青的時候,自然會有成就和感應。有企圖的修行,永遠得不到成就和感應現前,所謂「有心是妄想,無心是感應。」感應是可望而不 可求的。

   修道人,要有「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。」的心理,無論做甚麼事情,盡力而為之,不管後果如何?反正光明磊落,出發點為公不為私,不存私心用事,成敗不去計 較,給公家做事,亦複如是。不要前怕狼,後怕虎,有事發生,誰也不敢擔當一面,互相推卸實任,小事如此,大事可想而知。

  不要有癡人妄想的念頭,沒有念書,即想得博士學位;沒有種田,要收五穀;沒有買馬票,就想中頭獎,那有這樣的便宜事。在春天要播種、耕耘、灌溉、施肥,秋天才能有所收穫。所謂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。」這是自然的道理。

  各位注意!不要有貪求之心,貪成就、貪感應,那是夢中之夢,渺茫之至!不要騙自己。如果認不清目標,捨本逐末,把大好時光空過,一無所得,悔之晚矣。


引用自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G3xCxkuGHwe_LjmfJ7sn/article?mid=12878&sc=1#13245


~~~~~~~~~~~~~~~~~~~~~~後記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
~這篇文章裡~

~有許多不錯的觀念~

~並清楚的點出(不要有貪求之心,貪成就、貪感應,那是夢中之夢,渺茫之至!)


~也是金剛經裡~

~佛陀教導著 (凡有所相~皆是虛妄~) 之涵義~


~任何的真理 教化~

~皆是針對 眾生的 迷失~

~而衍生出各種 (如何"看清"自心迷失) 的方法~

~也就是 (針對 錯誤的觀念 來 修正) 的意思~


~任何的真理(也就是"正法")~

~絕對不會敎導著~(來這裡可以得到什麼~)


~若有教派法門宣傳著~

~學我這個 可成仙~可一世成就~可得到果位~可得到能量~可得到功德~可...等等等 有所目的之求取~

~則~

~此為邪說之見~貪毒之心也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