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有佛性,不要看輕自己 (引用)
覺察,
就是要找出自己的煩惱、無明。
佛經裡講「三惑漏盡」,
要把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
找出來,這些都是自心當中的賊人。
賊人,即煩惱無明、妄想顛倒。
就是要把賊人變成好人。
如何感化心當中的賊人?
就是用善法將惡法化掉。
首先,心要起善念,
口要講好話,身體要做善事、
做佛事,這就是轉化,這是第一步。
當善法通通成就了,
最後,善法也要放下,
所以說:
「先以善捨惡,後以捨捨善」。
一切都要腳踏實地。
地,就是因地,就是心地。
如果不從因地上努力,
建立完整的人格,要想超凡入聖,
是不容易的。
所有的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,
一切賢聖都是從因地開始修行。
有因才有果,不要好高騖遠,
無論禪、淨、密、律,
都必須要先建立完整的人格。
如修建高樓大廈,地基要先打好。
地基就是做人做事;
以修持修行來說,就是持戒清淨。
持戒有心戒、口戒、身戒。
簡單來說,
只起善念,不起惡念,是心戒;
只講好話,不說壞話,是口戒;
只做善事,不做壞事,是身戒。
除了消極的不做壞事以外,
更要積極地去做善事,
就是真正的菩薩行,
就是萬丈高樓從地起。
先要老老實實做人做事,
人格完成了,
再進一步──
無念、無住、無為、無相,
這就是第二步。
目標雖然遠大,卻不能自高、自大,
因為自大就會狂妄、就會落空,
修持學佛就無法成就。
但也不能妄自菲薄,
對自己的努力沒有一點信心,
每個人都有佛性,不要看輕自己。
人人都有佛性,
乃至於一切蜎飛蠕動螞蟻,
都有佛性,這就是本具的資糧。
每個人都有個自性佛,
這個佛能不能住世,要靠自己努力。
有了這種信心、知見,
就能不卑不亢。
每個人都想做大事、成大功、
立大業,都想證無上菩提,
這是一個很遠大的目標,
但是要能從日常生活上開始做起,
才能步步光明。
過去佛、現在佛、未來佛
都是在人間成佛的,
沒有一尊佛是在天上成佛的,
一切都有因有果。
經上說:
「有此則有彼,無此則無彼;
此生則彼生,此滅則彼滅。」
凡事要靠自己努力,
無論是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
都要從因當中來努力,
絕不能坐在這裡等待。
天下沒有什麼事是僥倖成功的,
也沒有一件事是靠奇蹟來成就的,
都是由於過去的努力所成就,
這就是正知正見。
所謂
「明明白白一條路,
千千萬萬不肯修」,
明明白白,就是我們這念心。
覺性,就是一條路,
六祖大師說:
「菩提自性本來清淨,
但用此心直了成佛。」
自性,就是我們本具的覺性。
過去起惑造業,現在知道要覺悟,
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
面對自己的問題、煩惱,
予以檢討、反省、改進、破除。
古德說:
「藥無貴賤,治病者良」,
不要認為最貴的藥才是好藥,
便宜的藥就不是好藥,
只要能治好病的藥,就是好藥。
佛法也是藥,我們心當中有種種病,
要以佛法來對治。
佛法八萬四千個法門,
都是用來對治我們的煩惱。
所謂「法無高下,應機者妙」,
能對治自己毛病的法,就是無上法。
把所有的毛病除得乾乾淨淨,
道自然就現前了。
修習種種佛法,
誦經、持咒、打坐、參禪……
是加功用行,不屬於修道,
見道之後才是修道。
什麼是見道?
明白、契悟聽法這念心,
這念清淨心、無為心、無染著心、
大慈悲心、平等心、真空妙有心、
菩提心、涅槃心,就是道。
這一念心不打妄想、不起無明,
廣大無有邊際。
這些都要靠我們自己努力。
| | | | |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