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招讓小朋友愛喝水
加工飲料不能取代白開水
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物質,從頭到腳、包括皮膚在內的所有器官,正常運作都少不了水。
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,每天飲用一杯含糖飲料的小孩,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1.6倍之多。
而且含糖飲料的熱量高,許多研究證實,長期攝取高熱量、低營養價值的食物,可能造成肥胖、高血脂、心血管疾病……。醫學博士貝曼格利還強調,發育中的孩子若以含糖或化學物質飲料取代白開水,不僅有礙生長和發育,還可能引發氣喘、過敏等疾病。
若你的孩子常喝可樂、汽水等含有磷酸鹽飲料,則小心喝多了會影響鈣質的吸收,侵蝕孩子的骨本。
從小就喝白開水
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,必須從小開始,就像種樹一樣,一開始用心扎穩樹根,才耐得住往後日子的風風雨雨。
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認為學齡前的家庭教育很重要,從小就該培養孩子喝白開水的習慣。如果孩子從小習慣喝糖水,長大後才要他回歸自然喝白開水,就像由奢入儉一樣難。
翁慧玲有兩個女兒,她跟大部份的家長一樣,也會面臨孩子吵著要喝飲料。她的做法是,從嬰兒時期開始就不主動提供糖水,女兒們自然不會要求。直到大女兒上幼稚園才「破功」,有一天她放學後突然吵著要帶蜂蜜水,因為很多同學都有。
「蜂蜜水太甜了不健康,喝多了會變成大胖子,」隔天翁慧玲還是堅持女兒要帶白開水,結果她連一口都沒喝。於是她藉機教育女兒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,並約定一個星期可以帶1∼2次蜂蜜水,但平常還是要喝白開水。現在翁慧玲的大女兒已經就讀國小四年級,早就度過了對蜂蜜水的好奇心,現在每天上學都帶白開水。
翁慧玲根據營養師的專業及個人經驗,提供家長們幾點建議:
不主動提供
建議家長不要買、也不要在家裡貯放飲料,讓孩子渴了就只能喝開水。就算偶爾讓孩子解解饞,也當場就喝完,不要買個半打一箱的,讓孩子打開冰箱就有。
不必過度焦慮
當孩子吵著非飲料不喝時,翁慧玲建議家長別因為擔心他的水份攝取不足而妥協。「一個『怕』字,家長會被孩子牽著鼻子走,」她提醒除非孩子出現脫水的現象(活動力不好、皮膚乾燥、嘴唇乾裂等),否則家長不必太焦慮,況且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不見得對健康比較好。
家長的立場堅定且一致
覺得是對的事,就要堅持立場,而且所有家長必須溝通好,千萬不要發生「跟媽媽要不到,跟爸爸要就有」的「漏洞」。
翁慧玲的大女兒有陣子一直吵著要喝奶茶、咖啡,但是不論是跟媽媽或爸爸要求得到的答案都一樣,她就漸漸調整自己的行為,不再吵了。
翁慧玲提醒家長「要耐得住吵」,因為孩子的「拗」是一時的,養成好習慣可以受用一輩子。而且她也發現,孩子在拗的時候,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,也許就忘了。
就像有一次她去接女兒下課,女兒說想吃炸雞,翁慧玲答應如果路上遇到賣炸雞的就停下來買。結果回到家女兒才想到「炸雞呢?」「因為路上沒有遇到,所以就沒買啊!」女兒也只好接受了。
讓孩子知道「為什麼不」
翁慧玲提醒家長在拒絕孩子的同時,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,否則孩子可能會認為「不是不能喝,是你不讓我喝」。
有時候一味地拒絕,也許會得到反效果,遇到這種情況翁慧玲會跟女兒們約好「一個星期有一天可以帶蜂蜜水」、或「每個星期六可以吃炸雞」,幫孩子解饞,也滿足她們的好奇心。
但是一定要幫孩子建立「偶爾喝飲料可以,但平常要喝沒有味道的水才是正常」的觀念及習慣。
身教重於言教
自己喝著可樂卻要孩子多喝水,沒有說服力,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。
「其實孩子沒有那麼難教,你平常給他什麼,他就是什麼,」翁慧玲提醒家長,平常除了教導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外,自己也要過得健康。
孩子是看著父母長大的,他看到爸媽口渴了就倒杯水來喝,自然就學著喝水;如果他看到爸媽經常到冰箱找飲料喝,就算當面不敢,背地裡也可能偷偷暢飲。
化被動為主動
想辦法讓孩子喝水,但要給得自然,不要刻意,因為有些孩子看透大人的用意,會故意唱反調。翁慧玲營養師提供幾個方法:
.在孩子活動的地方準備一瓶水,觀察他喝了多少,如果喝得太少,再提醒他但不要強迫。
.非正餐的時間,當孩子渴了或餓了向你要東西吃時,請他們先喝水再說。
.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喝水,用行為來教育他們多喝水是生活中很自然且必要的事。
妙方引誘多喝水
可以在開水中加入檸檬片、蘋果切片,讓水看起來很漂亮,而且有淡淡的水果味,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。
翁慧玲營養師強調,父母的觀念及身教很重要,她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教育正確的飲食習慣,「你給他什麼環境,他就會照著走。」
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物質,從頭到腳、包括皮膚在內的所有器官,正常運作都少不了水。
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,每天飲用一杯含糖飲料的小孩,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1.6倍之多。
而且含糖飲料的熱量高,許多研究證實,長期攝取高熱量、低營養價值的食物,可能造成肥胖、高血脂、心血管疾病……。醫學博士貝曼格利還強調,發育中的孩子若以含糖或化學物質飲料取代白開水,不僅有礙生長和發育,還可能引發氣喘、過敏等疾病。
若你的孩子常喝可樂、汽水等含有磷酸鹽飲料,則小心喝多了會影響鈣質的吸收,侵蝕孩子的骨本。
從小就喝白開水
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,必須從小開始,就像種樹一樣,一開始用心扎穩樹根,才耐得住往後日子的風風雨雨。
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認為學齡前的家庭教育很重要,從小就該培養孩子喝白開水的習慣。如果孩子從小習慣喝糖水,長大後才要他回歸自然喝白開水,就像由奢入儉一樣難。
翁慧玲有兩個女兒,她跟大部份的家長一樣,也會面臨孩子吵著要喝飲料。她的做法是,從嬰兒時期開始就不主動提供糖水,女兒們自然不會要求。直到大女兒上幼稚園才「破功」,有一天她放學後突然吵著要帶蜂蜜水,因為很多同學都有。
「蜂蜜水太甜了不健康,喝多了會變成大胖子,」隔天翁慧玲還是堅持女兒要帶白開水,結果她連一口都沒喝。於是她藉機教育女兒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,並約定一個星期可以帶1∼2次蜂蜜水,但平常還是要喝白開水。現在翁慧玲的大女兒已經就讀國小四年級,早就度過了對蜂蜜水的好奇心,現在每天上學都帶白開水。
翁慧玲根據營養師的專業及個人經驗,提供家長們幾點建議:
不主動提供
建議家長不要買、也不要在家裡貯放飲料,讓孩子渴了就只能喝開水。就算偶爾讓孩子解解饞,也當場就喝完,不要買個半打一箱的,讓孩子打開冰箱就有。
不必過度焦慮
當孩子吵著非飲料不喝時,翁慧玲建議家長別因為擔心他的水份攝取不足而妥協。「一個『怕』字,家長會被孩子牽著鼻子走,」她提醒除非孩子出現脫水的現象(活動力不好、皮膚乾燥、嘴唇乾裂等),否則家長不必太焦慮,況且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不見得對健康比較好。
家長的立場堅定且一致
覺得是對的事,就要堅持立場,而且所有家長必須溝通好,千萬不要發生「跟媽媽要不到,跟爸爸要就有」的「漏洞」。
翁慧玲的大女兒有陣子一直吵著要喝奶茶、咖啡,但是不論是跟媽媽或爸爸要求得到的答案都一樣,她就漸漸調整自己的行為,不再吵了。
翁慧玲提醒家長「要耐得住吵」,因為孩子的「拗」是一時的,養成好習慣可以受用一輩子。而且她也發現,孩子在拗的時候,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,也許就忘了。
就像有一次她去接女兒下課,女兒說想吃炸雞,翁慧玲答應如果路上遇到賣炸雞的就停下來買。結果回到家女兒才想到「炸雞呢?」「因為路上沒有遇到,所以就沒買啊!」女兒也只好接受了。
讓孩子知道「為什麼不」
翁慧玲提醒家長在拒絕孩子的同時,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,否則孩子可能會認為「不是不能喝,是你不讓我喝」。
有時候一味地拒絕,也許會得到反效果,遇到這種情況翁慧玲會跟女兒們約好「一個星期有一天可以帶蜂蜜水」、或「每個星期六可以吃炸雞」,幫孩子解饞,也滿足她們的好奇心。
但是一定要幫孩子建立「偶爾喝飲料可以,但平常要喝沒有味道的水才是正常」的觀念及習慣。
身教重於言教
自己喝著可樂卻要孩子多喝水,沒有說服力,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。
「其實孩子沒有那麼難教,你平常給他什麼,他就是什麼,」翁慧玲提醒家長,平常除了教導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外,自己也要過得健康。
孩子是看著父母長大的,他看到爸媽口渴了就倒杯水來喝,自然就學著喝水;如果他看到爸媽經常到冰箱找飲料喝,就算當面不敢,背地裡也可能偷偷暢飲。
化被動為主動
想辦法讓孩子喝水,但要給得自然,不要刻意,因為有些孩子看透大人的用意,會故意唱反調。翁慧玲營養師提供幾個方法:
.在孩子活動的地方準備一瓶水,觀察他喝了多少,如果喝得太少,再提醒他但不要強迫。
.非正餐的時間,當孩子渴了或餓了向你要東西吃時,請他們先喝水再說。
.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喝水,用行為來教育他們多喝水是生活中很自然且必要的事。
妙方引誘多喝水
可以在開水中加入檸檬片、蘋果切片,讓水看起來很漂亮,而且有淡淡的水果味,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。
翁慧玲營養師強調,父母的觀念及身教很重要,她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教育正確的飲食習慣,「你給他什麼環境,他就會照著走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