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話之道

2010060222:02

說話之道

 

「我不在乎說話之術,而在意說話之道。

我的說話之道,就是把你放在心上。」

    把說話練好,是最划算的事

因為怎麼說,決定你是誰;說對了話,人生節目就由你主持!

從環境猜測人的個性:如果我初次跟別人碰面,

約見的地點牆上是有鏡子的,

我會儘量讓對方坐在可以照鏡子的位置,

這樣就可以看看對方在和你談話的過程中,

是對你比較有興趣,

還是對鏡子裡面地自己的倒影比較有興趣。

尖銳問題怎麼開口:問題很尖銳,可以把心裡假設的事,

倒推回去兩三步來問。比方說,假設對方在吸毒,

倒推回去兩三步:吸毒是因為他不快樂嗎?是因為離婚嗎?

可能可以這樣問對方:「離婚以後,是不是過得很痛苦?」

之後再問到「所以你有在吸毒?」

這樣對方就不會那麼難以承受,他知道你是關心,

而不是在審問。

話題卡住怎麼辦:談話卻卡住的話,其實不必用力挽救,

另開一個話題即可。如果在相聚的兩小時裡面,

你有三次讓對方開心的笑,

那對方應該是絕對不會記得你曾經提過幾個無聊的話題的。

說話的爆點不要藏在最後:

你如果習慣把爆點藏在故事的後面,

可能聽你說話的人,熬不了那麼久,就紛紛陣亡了。

一個大家不熟的畫家,如果用「兩個手掌大的畫,

就能賣兩三百萬」來介紹不是更吸引人?

讓對方聊自己,他就會覺得有趣:不要說出「我」字。

每次想說「我」字時,都改成「你」字或「他」字。

你會發現自己,忽然變成一個不斷把話題丟給對方、

讓對方暢所欲言的、超級上道的人!

講好笑故事,不講笑話:講話幽默的人,就像走路好看的人,

你跟她走在一起,會覺得很平常的走路,也是賞心樂事。

而講笑話比較像翻跟斗,翻得好不好姑且不說,

但其實很少人喜歡跟一個沒事就翻跟斗的人一起走路的。

讚美:別人罵你一句,你回罵他一句,這就叫吵架。

別人讚美你一句,你回一句讚美,這就叫社交。

不想交淺言深的話,應該避開的地雷:

第一,對方很容易有苦衷的、不方便對不熟的人說的。

第二,是對方很容易有強硬立場的,談起來容易起爭執的。

聽懂就問得到:因為人說話,常常是「語帶保留」、

或者「話中有話」,你只聽字面的意思,就做決定,

恐怕機會就跑掉了。

讓自己的問題短,對方的回答長:

問的問題越具體,回答的人越省力。回答的人越省力,

她就越有力氣和你聊下去。

尖銳問題也可營造談話氣氛:適度的挑釁,

絕對能讓談話熱絡,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見

被重視、被探討,而不是

被一個完全沒原則的人敷衍了事的點頭稱是、應付過去。

沒興趣怎麼接話:遇上對方提起了一個你完全不想接的話題,

不必急著要抵抗,而是輕巧的把對方熱衷的話題,

連接到一個很生活的方向,就行了

懸疑,讓人想聽下去:跟朋友轉述一件事的時候,

每講個幾句,就稍稍停一下,看你朋友會不會問

「然後呢?」「後來呢?」

如果有這樣追問,就表示你敘述事情的方法是吸引人的,

但如果你停頓一下,你朋友卻想都不想,

就把話題轉去別的地方,那就表示你講得很沒意思。

安慰別人:人真的很難「了解另一個人所受的苦」。

如果不能了解,就不要這樣說,因為當事人向你傾訴的時候,

她只需要你聽,也許她也很需要你給她一點建議,

但她可能不需要另一個人宣稱有別人懂她的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蔡康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