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人僅兩筆.做人須一生

2010080700:28

寫人僅兩筆.做人須ㄧ生

 

 
☆*╮寫人僅兩筆.做人須ㄧ生╭*☆
 
 

寫好一個“人”,只需兩筆;做好一個人,卻要一生。

“人”字這兩筆,一撇一捺僅兩筆,卻不好寫。

從書法角度講,字的筆畫越少,想寫好越不易;

從社會學角度講,“人”字這兩筆,內涵豐富,

哲理深邃,想寫好更難。這兩筆有一筆沒寫好,

便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完整的人生。

一筆寫成長,一筆寫衰老。

人生就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,包括思想和肌體。

新的不斷滋生,舊的不斷淘汰。

人只有不斷接受,吸納新生事物,才能推陳出新,健康成長。

一筆寫前進,一筆寫後退。

人生如登山,一步一步往山頂上攀登,到了山頂,又一步一步往下退。

下山往往比上山還要難。

百折不撓,不畏艱險,勇於攀登的人固然可敬;

而到了頂峰,不戀高位,激流勇退,

能上能下,寵辱不驚的人,更難能可貴。

一筆寫快樂,一筆寫煩惱。

快樂和煩惱是人生騰飛的兩翼,相伴而生,形影相隨。

快樂和煩惱、幸福與痛苦、高興與憂傷,

都是相比較而存在,相激勵而前進的。

經過煩惱、痛苦和憂傷的洗禮,才感到人生的快樂和幸福;

快樂和煩惱是奔向人生目標的一對車輪,有首詩寫得好:

“哪裡有快樂,哪裡就有煩惱,

快樂和幸福都不是目標,但可以把目標尋找。”

一筆寫順境,一筆寫逆境。

順境是浪潮起時的喧嘩,逆境是浪潮落時的歎息。

人生有順境,也有逆境,甚至逆境多於順境。

面對困難和挫折,不能只是一味地抱怨、沉淪和絕望。

逆境雖能影響但不會控制你的命運,

只有你自己應對生存和生活的態度及表現,才能決定你的成功和失敗。

面對困難和挫折,更不能立刻想到逃跑,

而是要勇敢地迎上去,直面險惡,或許就是一條生路。

這就像草原上發生火災、順火而逃易被燒死,

因為人跑得再快也沒有風和火的速度快;

逆火而上,衝過火區,到燒過的地方則能有生的希望。

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就看你如何面對,

有副對聯寫得好:“得意、失意、切莫大意;順境、逆境、永無止境。”

一筆寫付出,一筆寫收獲。

人生有一條不變的法則就是:

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。”

一個人不管從事何種職業,都渴望獲取成功,

而成功的取得是需要以付出為代價的。

多付出一份,就意味著多顯露一份才華。

多付出一份,就意味著多閃現一份美德。

多付出一份,就意味著多獲取一份成功。

付出雖要失去不少東西,但也總能得到回報,付出和收穫構成得失人生。

有時失去不是憂傷,而是一種美麗;失去不一定是損失,

也可能是奉獻。

只要我們有著積極進取的心態,失去也會變為可愛。

一筆寫權利,一筆寫責任。

每個人都有做人的權力,同時又肩負做人的責任。

沒有沒權力的責任,也沒有沒責任的權力。

放棄自己的權力的人,專看別人的眼色行事,

專為別人的喜惡而活,就淪落為奴才。

不承擔責任、不履行義務的人,只知道享受生活,不願意創造生活,

只期盼人人為我,不願意我為人人,坐享其成就墮落為寄生蟲。

人的雙肩,就是一肩挑權力,一肩挑責任,而走完人生旅程。

一筆寫自己,一筆寫愛人。

夫妻如同左右手,左手提東西累了,不用開口,右手就會接過來;

右手受了傷,也不用呼喊和請求,

左手就會伸過去,相濡以沫,你扶我牽,互幫互助;

夫妻又如一雙筷子,什麼時候都要齊心同力,

酸甜苦辣,一起品嘗,櫛風沐雨,共度人生。

夫妻正如『人』字一撇一捺,倆人合力,才能頂天立地。

一筆寫朋友,一筆寫對手。

人是社會的人,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離開他人而獨立生存。

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朋友。多個朋友多條路。

朋友是你在愁風苦雨中行走時,飄過來的一把傘;

朋友是你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時,遞過來的一支火把;

朋友是你在坎坷旅途中跌倒時,扶你一把的那個人。

人的成長還離不開對手,有個對手不落後。

對手,是成功者的陪練,

體育場上的最高記錄往往就是在與對手較勁時創下的。

對手,是失利者的良師,

最後失敗在冠軍手下的人,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場賽事的冠軍。

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,生活與工作將失去激情和活力,

有了對手,才會有危機感,才會有競爭力。

有時朋友就是對手,有時對手就是朋友,

有了朋友和對手,人生才有不竭的動力,

才有希望在人生崎嶇山路的攀登上達到光輝的頂點。

一筆寫前半生,一筆寫後半生。

前半生長根、發芽、開花;

後半生結果、收穫、儲藏。

有的人前半生窮困潦倒,後半生飛黃騰達;

有的人前半生求索無路,後半生功成名就;

有的人前半生燦爛輝煌,後半生暗淡無光;

有的人前半生桂冠顯要,後半生晚節不保。

人生道路雖然漫長,但決定其“身後名”的人生歷程,往往是最後幾步。

無論過去多成功,多燦爛,都不能代表未來。

只有不停地耕耘,不停地砥礪,不停地鞭策,不停地學

 
文:網路  美工: 文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