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貼.有定力看完全篇-就是大善者大智者

2012041820:32

[轉帖]您有定力看完全篇—您就是大善者大智者

 

以前我看到別人做錯事,就苦口婆心地想規勸他們,但效果不大,因為能接受的人很少。於是,我一直在思惟為什麼?

後來,直到我看見佛經有一句話,如是說:『悟者,覺悟本性;本性不動,是名自己。'這時,我才恍然明白,我們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! 一般人的生命,根本就不屬於自己、完全隨著環境在團團轉,為了別人的錯誤而自我折磨。
我們不要把錯誤當作是一種罪惡,如果錯誤是一種罪惡,那麼一個成功者,就是一個累積滿身汙穢的人。


假如,你有心學佛,首先要學習的,就是找尋自己的生命—那就是『寧靜'。當你找回自己真實的內在,就可以體會到,其實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,你也可以活得很快樂。


世界上種種的繁榮虛華,並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樂,因為刺激只能片刻,享受無法永恆?運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所求來的快樂,通通都是暫時性的。好比看一場電影,聽一場演奏,場散、曲終,終有結束的時候。而人們總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恆,奈何依然做不到。因為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,有生必有滅,有合就有離,一切皆如夢、幻、泡、影。


因此,我們應當瞭解,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,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。這樣,遇到任何逆境,就自然放得下,而能解脫自在,遠離煩惱,這樣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。


幸福與安祥

     安祥,是真正的生命。心裏面沒有祥和之氣的人,永遠得不到幸福。想得到幸福,從內心裏頭要有『安祥'兩個字。要能夠『放得下',才能保持一顆祥和之心。
    有一位女信徒,他的獨生子才十一歲就生病逝世了,她來到我的面前一直哭,哭完之後問我:『師父!我該怎麼辦?'
     我就說:『放下!'
     她說放不下,這個孩子實在太乖巧了。我仍然那句話:『放下。'
     她就反駁:『師父,這樣不是太消極了嗎?'
     我就問她:『不然,你又能怎麼樣?就算再讓你再哭三個月甚至三年,這個孩子一樣不能復活。你不放下,又能怎麼樣呢?'
     你想要得到安祥,就要學習『認命'。
    什麼叫『認命'?
    就是對已經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,要勇敢的接受它。我們要瞭解真理,以達到幸福,就要從本性上去悟。但本性無法用語言形容,語言和文字都只能相似地表達出本性,而無法對本性真實地表達指礎。所似,唯有用智慧去體悟,才能透徹。


    一個人,無論他是什麼地位,過那一種階層的生活,只要他的內心非常安祥,就可以過得幸福。而一個擁有很多物質享受,但卻不瞭解宇宙真理,內心紛亂的人,生活對他而言,反而是一種懲罰;擁有得愈多,他的痛苦也愈多。因此,幸福從何而來?要從內心的『安祥'而來。


 
降低欲望和標準


    人,為什麼會痛苦?為什麼會煩惱?我們認為金錢可以代表地位,但金錢帶給我們的煩惱也很多。我們認為賭博可以帶來快樂,但為了賭博自殺或家庭破碎的事,卻時有所聞。談戀愛卿卿我我,好不浪漫,但是每天打開報紙,情殺的案件一大堆。


佛陀早就洞悉了這些毛病,所以佛陀告訴我們:『人之所以痛苦,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。'
你想要追求快樂,一定要從內心下手。把欲望和要求別人的標準降低,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,不能用自己內心的磅秤去秤別人,而是要拿來秤自己,秤看看自己有幾兩重;如果拿去秤別人,我們就會為了別人而煩惱。


快樂,來自內心,莫向外求。如果想追求內心真正的寧靜,一定要把欲望降到最低點。

我曾經和幾位同門的師兄,到一個荒郊野外的地方結茅廬修行。
曾有信徒問我說:『師父啊!你這個樣子修行真可憐,住這麼小的地方,又不能到外面去閒逛。'
我就告訴他:『這個世界並不大,虛空比較大。但虛空再大,也比不上我們的心量來得大。雖然我住的地方這麼小,但只要你的心量大,盡虛空、遍法界,都是我們的家。'
     常有出家的師父說:『出家無家處處家,出家無親處處親。'
     我們要修持佛法,這顆心如果不能與虛空相應(虛空即無相),就不容易進入佛道,只有與虛空相應,當逆境出現的時候,我們才能以清涼、平淡的心去承受和擔當。
   道,就在你心中


有一天,我心裏感到非常煩悶,就去見廣欽老和尚。頂禮過後,廣欽老和尚第一句話就問說:『你現在在做什麼?'
     我就回答說:『現在在研究戒律和替佛祖做一點事,講經說法。'
     老和尚說:『佛還要你幫他做事嗎?你現在是為你自己做,不是替佛祖做的!'
     我當下頓悟。
    六祖壇經上記載,有弟子問慧能大師說:『師父,什麼是道?'
     六祖答:『道在汝心。'
     道,就在你心中。你還在找什麼道?根本就是騎牛找牛,道在心。『心能做主就是道,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。'
     什麼叫做『外道'呢?
    心外求法,就是外道。
    他們不能體認出自性是什麼東西。別人如果向他們說兩三句好話,他整個人就像地球失去地心引力一樣,輕飄飄的,別人如果辱罵或批評他幾句,他就因受不了而感到痛苦。


    一個明心見性的人,無論他遇到什麼逆境,都能歡喜承受。例如:有一個小孩端了一碗湯,一不小心跌倒把碗打破了,他的父母就一直打他。但碗已經破了,就算你再怎麼用力打這個小孩,『碗'—還是不能自動黏合的。所以,對於事實,我們就要有勇氣來承受它。
    佛門強調自性的昇華,一切修行一定要從本性上去下功夫,這樣,碰到任何順逆自然能隨遇而安,也就能悟到自己了。
    我們學佛如果不能運用在生活當中,那學佛就沒有什麼意義了。道,就在你心中,就在日常運用中。仁者,請善自體會吧!


     去貪則清涼

     學佛,就是要超越自己。但要從何下手呢?第一,要從去『貪'下手。
     『貪'也可以解釋為『執著',我們執著就會有痛苦。仔細想一想,我們那一種痛苦不是由貪延伸而來的呢?
     貪錢、貪色、貪吃…等等,一切都由貪而來。
     我在讀大學時,有一次參加令營,曾向一位修禪的法師請益。
     這位法師就問我們:『你們這些大學生是不是來求法的?'
     我們回答:『是。'
     這位法師接著說:『我送你們一句話,拿去貼在牆壁上每天看,一定會很受用的。'
     於是法師揮毫為了五個大字:『去貪則清涼'。這句話讓我受用至今,除去心中的貪念,就可以丟掉『我執';沒有了『我執',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。
     有一位信徒告訴我:『師父!我發現自已現在不貪執';沒有了『我執',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。
     我就說:『那是因為金錢的數目並不大。如果你能把十萬塊的現金,放在很多人進出的客廳裏,而你坐在這裏聽我演講兩個多小時,心裏完全不掛念那十萬塊,那我就真的佩服你了。'
     要知道,人的習氣中,『貪'是最難去除的。所以,各位不妨也把這五個字『去貪則清涼',寫在牆壁上。每天看、每天看,慢慢淡薄自己的貪念。久而久之,就比較不容易痛苦了。
傲慢招苦     記得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,有一次和同學組團去參訪廣欽老和尚。在進去之前,有一位同學一心想要和廣欽老和尚『辯'。一進門,尚末開口,廣欽老和尚就對他說:『你不要說,先聽我說,你想說什麼我都知道,辯論不好!'
     這位同學一聽,嚇得不敢出聲,他心想:『我在想什麼,廣欽老和尚怎麼會知道呢?'
     老和尚接著說:『辯論是不能解決事情的,要實實在在的修行。'
     這位同學馬上跪下去,向老和尚頂禮,請求老和尚開示。
     老和尚說:『你的我慢、自大、貢高,是你所有煩惱的開始。'
     這位同學就問老和尚:『要怎樣才能得到快樂呢?'
     老和尚慈悲地說:『這個很簡單。你要發願,把自己當做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,就像地下的泥土土,任偌人在它身上大、小便、吐痰,它都沒關係,因為它是在最底層長處,都沒有優點。別人譭謗找,就當作消業障,只要這麼想,就沒有什麼煩惱了。'
     我們今天之所以會感到痛苦,就是優越感太過於強烈,我們都覺得自己很有才幹,別人勸諫的話,一句也聽不進去。
     我剛出家的時候,由於深度近視加上散光,所以,如果有人在比較遠一點的地方向我打招呼,因視力不佳沒有看到,就走過去了,往往因此招致不少言語上的譭謗。這個時候,我就告誡自己,要像廣欽老和尚說,要做一個最沒有用的人;念頭這麼一轉,整個心舒暢無比,就不再掛礙了。

 寬恕別人,昇華自我


     犯錯是平凡的,寬恕是一種超凡。
     寬恕,是人類的一種美德。寬恕的本身,除了減輕對方的痛苦之外,事實上,是在昇華自己。因為,當我們寬恕別人的時候,我們反而能得真正的快樂。假如我們看別人不順眼,對別人的行為不滿意;痛苦的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
     一般人說:『我恨你'。但是你恨對方,對方也許並不知情。因為不知情,他也不會少一塊肉,或有任何損失,反倒是自己的內心,因為有『恨'而一刻也不得平靜,痛苦不已。因此,我們要瞭解,『恨'是世界上最愚癡的行為。
     唯有懂得寬恕別人,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。佛陀告訴我們:『如果一個人的快樂,是希望從別人身上去獲得,那會比一個乞丐沿門托缽還更痛苦。'
     快樂不是別人可以給我們的,而是要由我們自己來解脫,自己來超越。想要得到快樂,就不要太『過敏';太過敏的人,對周遭的一切都太在意了,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條繩子綁住自己一樣,真是自找麻煩。
     佛陀告誡弟子們:『比丘常帶三分呆。'就是訓誡弟子們要大智若愚。假如,自己覺得修養沒那麼好,沒辦法輕易寬恕別人,有一個辦法,就是看到不喜歡的人就遠離,不要跟他親近。『遠離惡緣'就是這個意思,如果自己無法自主時,就要先斷惡緣。
     因此,快樂要先學習從寬恕別人而來,寬恕是昇華自己的本源,兩者相輔相成,若能如實地運用在生活當中,那麼,便能與佛法相應而不悖離了。
     放下一切,專心念佛
     想修持的人,就要先學習『放下'。
     有信徒問我:『師父,要如何修持呢?'
     我就回答說:『放下!放下!先放下。將心事統統放下,錢財統統放下,一切都放下,這樣念佛才會踏實;如果著於我相在念佛,那都是虛假的。'
     有時信徒反問我:『在家要為生活奔波,怎麼可能像師父一樣什麼都放下呢?'
     我就解釋給他聽:『放下,並不是出家人的專利,一切境界都可以當作修行。我們應當將一切境界,做為磨煉心性的材料,不應隨著境界漂流、沉沒,也就是要把一切的環境都當作道場;要知道道場不只是在寺廟,我們的心也是一個大道場'。


我們的眼睛,常看到的都是別人缺點,要知道,一個人常常看到別人缺點,他是活在他人行為汙點當中,因為,他沒有時間檢討自己。有些信徒到寺廟拜佛、念佛的時候,不好好的拜他的佛,念他的佛,卻一直在議論那一個師父行為不好,那一個居士家的媳婦如何不孝……,像這種行為,那裏是在拜佛,根本就是在拜『是非'。一個真心想修持的人,就要放下一切,不要懷念過去美好的回憶,因為過去已不可追;也不要盼望未來,因為未來尚不可知。人的心境,每一秒鐘都在改變,你所能把握的就是『現在'。照顧當下,放下一切,專心念佛,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【轉帖即為法佈施,功德無量】出處參考:http://bbs.foyuan.net/thread-138452-1-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