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智慧種福田

2009091708:24

用智慧種福田

用智慧種福田

佛法告訴我們,
這個世間的現象,是無法永恆存在,
唯有覺醒,瞭知世間的真實相,
每天在行持中作有意義之事,
讚美的心是歡喜的肯定,這是很好的行持,
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行,受到尊重和肯定,
最好的功德就是讚美。

用智慧種福田

◎大法班/李群娣

佛教的財富觀相當強調「布施」的觀念,如果因為害怕錢財消散,守著不加以運用,即使有再多錢財,也是毫無意義,要知道現世能有聚財致富的機緣,無非都是過去世纍積的善行,如布施功德等所致,如果沒有好好把握這些資本去修福積德,浪費了為未來世造善業的大好機會,實在是非常可惜之事。


在佛教裡,有著種福田的觀念,而布施錢財,正是種福田最好的方法之一,佛教徒求財時最重要的「合法」前提,不以直接或間接傷害眾生的事以求財,其營生事業必須合乎佛陀的教法,凡是非法得來的錢財,無論出於什麼郎好的動機都是造業,世間種種財物皆有聚散,不必太執著其上,但行善、布施,修行所得的功德、法財,卻是永不退失,這才是我們應該盡全心全力去追求的真正財富。


佛法告訴我們,這個世間的現象,是無法永恆存在,唯有覺醒,瞭知世間的真實相,每天在行持中作有意義之事,讚美的心是歡喜的肯定,這是很好的行持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行,受到尊重和肯定,最好的功德就是讚美。時時去發覺身邊每個人的長處和優點,並予肯定,更要讓大家喜歡和你在一起,佛法開示: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,時時以歡喜心融合你我生活的樂趣,日常生活中,憶念佛的功德,不但培養了自己的品德修養,也讓自己活在歡喜的法悅中,用智慧種福田,日日都是好日,為他人減少煩惱是慈悲,為自己減少煩惱是智慧。


人生無常,在弘一大師臨終法要云:臨終之際,切勿詢問遺囑,亦勿閒談雜話。若欲留遺囑者,應於健康時書寫付人保藏,所以在身體健康時就預立遺囑,這是世間最有智慧的人,因為預立遺囑,對自己有保障,為將後命終做好萬全的準備。


生死疲勞從貪欲起,眾生因執迷不悟而流浪生死沉淪苦海不得解脫,若欲出三界,了脫生死,唯有透過修行淨化貪瞋癡無明習染,才能免受生死輪迴的束縛,若能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,既能證成無上佛果,方為究竟圓滿。想到佛陀亦是從凡夫初發心乃至無量劫,行持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廣度有情,便對佛陀生起景仰敬佩之心,所以發願學習佛陀的精神,跟隨腳步,一步一腳印,實踐其教誨,才不枉費來人間走一趟,把握修行,修持的機緣,認真學習,早日成就佛道。